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概况
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隶属于玉溪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源于1978年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化学系,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校2000年升格为本科后,化学系变更为化学与环境科学系,2008年改系建院为资源环境学院,2017年底更名为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获得突破,办学层次得以提升,2011-2022年连续三次获批云南省硕士授权点建设学科;同期,省级二类重点学科“环境化学”、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获批建设并能顺利通过验收;2022年,“高原农业生态保护修复”获批云南省新学科培育计划建设学科;2024年“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授权点获批,同时申报2026年硕士点培育建设学科“农业硕士”和“教育硕士(化学方向)”。
学院下设化学系、生物科学系、环境系3个系,开办化学(校级重点专业)、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生物科学(省级新兴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农学等6个本科专业,3+2高本贯通专业1个。在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生态工程5个专业获评C类专业;2022年,应用生物科学成为我校唯一的云南省新兴专业,化学成为云南省“一流专业”;2023年,应用生物科学成为云南省B类建设专业,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化学、生物科学2个师范专业实现一本招生。学院所建专业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全日制在校生1720余人。
全院共有教职工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4人,高级职称占比55.2%;博士58人(含在读5人),博士教师占比88%;双师双能型教师38人,占比56.7%;省级高层次人才18人,占比达27%,包括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人、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9人、省教学名师1人,市级高层次人才27人次,包括玉溪市学科技术带头人5人、兴玉教学名师2人,兴玉产业领军人才1人,有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特色植物化学评价及应用、高原湿地生态健康评估与修复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1个(化学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约5300平方米,设有37间专业教学实验室和42间科研实验室及实训室,仪器设备4600余台件,总价值达3400余万元;拥有4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滇中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滇中道地药材研究、玉溪特色农业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4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生态修复、高原湿地有机污染物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珍稀特色植物资源无土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滇中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资源有效转化利用)、1个省级野外观测研究站、3个省级实践实训基地(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云南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CMA资质的玉溪师院滇中分析测试中心)、玉溪市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校级研究机构(生物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杞麓湖发展研究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另外,学院还建有80余个校外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基地。上述平台和基地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学院硕士点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已成为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载体。
近5年,教师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42项、地市级项目23项、横向项目29项,科研经费共计3415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件,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其中包括在Science Advanc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Chemosphere, Oncogene,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核心刊物60余篇;出版著作8部;发表教改论文32篇;获各级教学研究成果奖16项。
学院本着“扎根玉溪、立足云南、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加快专业建设发展,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长期以来,学院集成多学科专业的资源优势,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多维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服务地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良性互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近5年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显著: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获批其他各级教改项目18项。获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3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重点6项,省级一般51项,校级46项。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成果突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各级奖项24项,其中全国总决赛优胜奖1项;“挑战杯”科技竞赛节获各级奖项17项;“华文杯”化学教学技能交流展示中获得7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八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学院3个团队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各级奖项1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4项;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西南赛区决赛,学院3个团队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七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中国翼创”创业创新大赛获各级奖项3项,其中全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云南赛区获银奖1项,铜奖2项。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近三年学生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校第一,2024年考研升学率突破28%。从事教师岗位的毕业生遍及云南各州市中小学,不少毕业生还在检测分析、生物科技、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生物资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